“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获得奖励!虽然有些考核压力,但我们充满了动力!”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负责人欣喜地说。
(资料图)
原来,为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引领青岛市人才园区“做优、做强、做大、做特”,加快提升引才聚才效能及发展绩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探索创新建立全国首个人才园区绩效考核奖励评估体系,同时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青岛市人才园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目前,人才园区绩效考核范围包括1家院士园区、1家博士后(博士)园区、10家市级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2家市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明确考核“风向标”
对人才园区进行考核,人才园区作为考核主体最有发言权。为此,在设定考核指标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邀请人才园区代表,共同推敲商定出全国首个人才园区绩效评估体系。
“我们作为考核主体全程参与了考核指标确立过程,指标内容的设定完全围绕怎么将人才园区建设地更好,可以真正体现出园区的招才引智效能,我们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尊重和信任。”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负责人说。
建标准旨在促规范。考核办法为人才园区规范化发展确定基本标准。比如,在基础考核设定上,设立人才指标(40%)、招商指标(25%)、经济指标(15%)、管理服务(12%)、综合评估(8%)五大类考核指标。从指标类别看,兼顾考核的全面性和公平性,充分考虑了青岛市人才园区的共性和个性特点;从指标权重看,突出考核的侧重性,将充分发挥人才园区在青岛市人才招引中的重要作用;从考核内容看,凸显考核的导向性,将充分体现人才园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
定目标旨在促创新。考核办法为人才园区持续发展创新设定高规格目标。在创优考核设置上,结合多方意见,采取按照难易程度设定考核等次的方式,明确了创优指标设置的维度。比如,对标国际、国内高水平园区标准,设置一类突破性指标,对标国家、省、市重点考核内容,设置二类攻坚性指标,结合园区实际,设置三类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指标。
奖励资金“含量高”
近年来,青岛一直设置专项资金对人才园区进行奖励资助,大多采取的是租金补贴方式,资金对园区的实际经营情况起到怎样的效果无法判断。园区要做好,就要有好的导向,绩效就是可行性高的指挥棒,建立有效及常态化的人才园区绩效考核体系,是运用财政资金撬动和引领市场力量,合力提高园区能力水准的具体举措,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青岛市人才园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中,一个优秀的人才园区最多可以获得400万元绩效考核奖励。绩效考核分为基础考核和创优考核。基础考核中,申请基础考核的园区,60分(含)以上的为达标,考核达标的,确定前30%为优秀,每个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30%-70%期间为良好,每个奖励最高不超过70万元。创优考核中,采取按照难易程度设定考核等次的方式,每个园区可分别申报一类、二类、三类各一个年度创优指标。对基础考核达标且参加创优考核的园区,完成年度创优指标的,分别按照一类每个最高150万元、二类每个最高100万元、三类每个最高50万元拨付创优考核绩效奖励。
打造引才“强磁场”
“设计人才园区绩效考核政策的初衷和目标就是聚焦人才主体,为人才赋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张信龙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基础考核指标设定中,“人才指标”占比高达40%,远超其余四项指标数,“人才指标”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鼓励高层次人才引育、青年人才招引以及促进就业方面的成效。比如,人才创办企业一般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创办人的高层次身份也是吸引高学历人才入职企业的重要原因,通过建立“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工作机制,不断扩大青岛市人才“朋友圈”,增强引才精准性和实效性,借助人才自身的影响力和人脉优势,帮助青岛市招引、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推动实现青岛市高质量发展。
“政策还明确了荣誉激励机制,突出‘优胜劣汰’,”张信龙说,“对基础考核优秀且完成一类创优指标的园区予以颁发年度优秀奖牌,安排市、区两级人才服务专员,给予‘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定制权等专项服务。同时,我们也通过绩效考核明确退出机制,淘汰成长性不高、停滞不前、作用甚微的园区,基础考核连续两年考核不达标的园区,不再纳入考核范围。”
人才园区作为为各类人才知识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或推动区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场地支持、政策扶持、创业辅导、投资融资等服务的高质量平台,可以有效助力各类人才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创业成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传华表示:“通过定期组织人才园区年度绩效考核,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人才园区引才聚才效能及发展绩效,进而靶向提供政策服务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打造人才园区‘微生态’,搭建人才园区之间交流平台,为各人才园区企业提供跨园区合作发展机会,探索构建人才园区‘赋能圈’,帮助链接外部资源,助力园区企业人才招聘、项目推广、多方合作等。”
标签: